腾冲的悲欢——“重走滇缅路”之六

转载须经我站同意,联系请发邮件944861869@qq.com

  公元1942年5月10日到1944年9月14日,西南边陲重镇的腾冲经历了一场劫难,一场悲欢。
  沦陷的那天,292名日军不费一枪一弹,大摇大摆就唾手占得了腾冲,而两年后的反攻和克复,远征军将士和支前民众却付出了伤亡25000余人的惨重代价,有着近五百年历史的明代古城“石头城”腾冲已被战争夷为了一片瓦砾和焦土……现仍坐落于城西南一公里小团坡的腾冲国殇墓园中的石器和芊芊墓草真实地叙说着这一切——
  原腾龙边区行政监督龙绳武及腾冲县长邱天培,在沦陷前夕仓皇弃城逃窜,龙走时未忘带走的竟是他多年  刮来的数百驮大烟;钟镜秋、李子盛、杨吉品等大大小小一群“有头有脸”的人物国难当头,却不惜为虎作伥,卖身投靠,出任伪职,谋求荣耀……浩浩苍天岂楞欺,历史不容置辩地将他们挂在了耻辱柱上。
  “老夫自幼不避风,雷电打火烧腰不躬。“一位已年逾花甲本色天然的读书人张问德,却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吟诵出了他豪迈人生的“大风歌”:腾冲沦陷期间,他毅然出任县长,成立了抗日政府,两年间,他不辞劳苦,奔波于腾北、保山,筹措粮米,巩固防线,呼吁群众抵抗侵略,配合游击队袭扰日军,数度历险,九死一生;他不惧敌人威逼利诱,汉奸说佭,直斥敌寇,义正严辞,请读他的答敌酋田岛书,“腾冲人民之痛苦,均系阁下及其同僚所赐,均属罪行。……由于道德及正义之压力,将使阁下及其同僚终有一日屈服于余及我腾冲人民之前……”;他爱民如子,不惜以身抗命,断然拒绝了显要高官霍揆彰搜刮人民膏脂的无理要求;他功成身退,从不居功自傲……在腾冲采访中,我们听着老乡和他的家人谈关于这位抗日县长的往事,一件件,一桩桩,“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张问德无愧于抗战中500沦陷县长之楷模,“有骨气的读书人”,他是腾冲的光荣!
  两年,时间的脚步沉重。古城腾冲目睹了侵略者的残暴与汉奸卖身求荣的丑态,屠杀、抢掠、强奸……罪行涂污了边陲的天空。但是血债要用血来偿,两年间,抗日军民奋起抵抗,游击健儿神出鬼没,当反攻的号角终于吹响时,贼寇的“悲惨末日命运”(张问德语)终于来临了:腾冲收复战,自夏俎秋,腾冲城内,来凤山头,血与火谱写着一曲悲壮的歌。四十昼夜,硝烟弹雨,肉博血飞,日军包括联队长藏重康美在内约2600余人全部被葬进了“倭冢”,当年侥幸逃脱的日俘吉野孝公在四十余年后的著作《腾冲玉碎记》中,也不得不承认和哀叹他们覆灭的悲惨命运,尽管他仍将这看成是一种无奈的所谓“玉碎”。
  腾冲啊,无数优秀的华夏子孙为了你的光复长眠在了这里。当我们重新徜徉在这里,谛听着大地的回声,腾冲城五十余年前的那一场悲欢故事,似乎在告诉我们: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1995年10月3日至7日博文斋

点击量:

热门推荐

碧血千秋英雄碑

忠烈祠

倭塚